水肥一体化的产业变革之路

一、水肥一体化概述



(一)定义

         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,借助压力系统(或地形自然落差),把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,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、特点,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,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、供肥,使水肥相融后,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,均匀、定时、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,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,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,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,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、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,把水分、养分定时定量,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。


(二)发展历程

        水肥一体化技术起源于以色列等水资源匮乏的国家。20世纪60年代,以色列开始大规模推广滴灌技术,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出水肥一体化技术。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,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。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相对较晚,但近年来发展迅速,特别是在北方干旱地区和设施农业领域,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。


二、水肥一体化产业变革的驱动因素

(一)资源压力

  1. 水资源短缺: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,农业用水占比较大。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,减少灌溉水的浪费。例如,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,水的利用率可能只有30% - 40%,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将水的利用率提高到90%以上。

  2. 肥料浪费严重:传统施肥方式容易导致肥料流失和挥发,造成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。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精准施肥,根据作物的需求精确供应肥料,提高肥料的利用率,减少肥料浪费。

(二)市场需求

  1. 农产品品质要求提高: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,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精准供应水肥,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。例如,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的水果,口感更好、色泽更鲜艳、营养成分更丰富。

  2. 农业规模化经营: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,传统的人工施肥和灌溉方式效率低下,难以满足大规模农业生产的需求。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、智能化管理,提高农业生产效率,降低劳动成本。

(三)政策支持

        为了推动农业节水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,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。例如,给予水肥一体化设备购置补贴、建设示范项目、开展技术培训等,这些政策为水肥一体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。


三、水肥一体化产业变革的主要表现

(一)技术创新

  1. 设备智能化:随着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,水肥一体化设备越来越智能化。例如,智能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水分、养分含量和作物生长状况,根据监测结果自动调节水肥供应量和供应时间。

  2. 肥料研发:研发适合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专用肥料,提高肥料的溶解性和利用率。例如,水溶性肥料具有溶解速度快、养分含量高、易于被作物吸收等优点,是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理想肥料。

(二)服务模式创新

  1. 一站式服务:一些企业提供从设备选型、安装调试、技术培训到后期维护的一站式服务,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。

  2. 托管服务:农业服务组织为用户提供水肥一体化托管服务,用户只需支付一定的服务费用,就可以享受专业的水肥管理服务。

(三)产业融合

  1. 与农业信息化融合:水肥一体化技术与农业信息化技术相结合,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。例如,通过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,对农业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,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。

  2. 与农业金融融合:金融机构为水肥一体化项目提供信贷支持,解决用户的资金难题。同时,开展农业保险业务,降低用户的生产风险。


四、水肥一体化产业变革面临的挑战

(一)技术成本较高

         水肥一体化设备的购置成本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,对于一些小规模农户来说,难以承受。此外,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还需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,增加了人力成本。

(二)农民认知不足

         部分农民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了解和认识不够,存在传统观念的束缚,认为传统施肥和灌溉方式简单可靠,不愿意尝试新的技术。同时,农民缺乏相关的技术培训,难以掌握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操作和管理方法。

(三)标准体系不完善

        目前,水肥一体化技术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,导致市场上设备质量参差不齐,影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。此外,在肥料配方、灌溉制度等方面也缺乏科学的标准,难以实现精准施肥和灌溉。

五、水肥一体化产业变革的发展策略


(一)降低成本

  1. 加大研发投入:鼓励企业加大在水肥一体化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,提高设备的国产化率,降低设备成本。

  2. 推广规模化应用:通过规模化应用,降低设备的单位成本。同时,建立设备共享机制,提高设备的利用率。

(二)加强培训宣传

  1. 开展技术培训: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,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,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。

  2. 加强宣传推广:通过举办现场观摩会、发放宣传资料、开展媒体宣传等方式,提高农民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。

(三)完善标准体系

  1. 制定行业标准:加快制定水肥一体化设备、肥料、灌溉制度等方面的行业标准,规范市场秩序,提高产品质量。

  2. 建立监测体系:建立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效果监测体系,对技术应用效果进行科学评估,为技术的优化和推广提供依据。

六、水肥一体化产业变革的未来趋势


(一)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

        随着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,水肥一体化技术将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管理。例如,通过机器学习算法,实现对作物生长状况的精准预测和水肥供应的自动优化。

(二)与新能源融合发展

        将太阳能、风能等新能源应用于水肥一体化系统,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,实现绿色、可持续发展。

(三)拓展应用领域

       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适用于大田作物,还将在设施农业、园艺作物、果树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。同时,还将向城市农业、垂直农业等新兴领域拓展。

         水肥一体化产业变革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。虽然目前面临着一些挑战,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、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推动,水肥一体化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。通过降低成本、加强培训宣传、完善标准体系等措施,推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广泛应用,将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。



更多
农业物联网
品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