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咸宁通山县:水肥一体化破解山地油茶种植“魔咒”

地处幕阜山腹地的咸宁市通山县,曾是湖北油茶种植的“困难户”——陡坡地形、土壤贫瘠、灌溉不便制约产业发展。如今,通过武汉睿农科技定制化水肥一体化解决方案,通山县实现从“望天收”到“科技丰”的逆袭,成为山区农业现代化典范。

技术攻坚:山地种植的破局之道

轻型化设备解决运输难题
针对通山70%油茶园不通车的现状,研发折叠式滴灌带,单卷重量仅3.5kg,较传统设备轻60%。大畈镇农户反映:“过去上山背水管要2小时,现在20分钟就能铺完一亩地。”

抗冻设计应对高海拔气候
通山部分油茶园海拔超800米,冬季易结冰。系统采用自排空滴灌管,-15℃环境下仍可正常运作,冻害损失率从35%降至5%。

雨水集蓄智能调配
在山顶建设智能蓄水池,通过物联网监测降雨量,自动调节蓄水与灌溉节奏。九宫山镇油茶园年利用雨水资源8万立方米,减少地下水开采量70%。

产业振兴:从贫困县到“油茶之都”

通山县闯出三条特色路径:

林电互补:在油茶园架设光伏板,发电收益反哺灌溉系统运维,亩均年增收1200元。

碳汇交易:精准灌溉促进油茶固碳能力提升,2023年完成首笔5000吨碳汇交易。

村集体共建:37个行政村联合成立水肥一体化运维中心,培养本土技术员86名,设备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。

数据见证山区奇迹

增产数据:2023年通山油茶鲜果产量达6万吨,较技术应用前增长3倍。

生态效益:项目区水土流失量减少85%,生物多样性指数提升30%。

脱贫成果:带动1.2万农户增收,32个贫困村全部摘帽。


更多
农业物联网
品分类